构建光伏系统的“神经网络”,让数据驱动能源未来
晶讯通的二次通信业务专注于为光伏电站、储能系统及微电网提供高可靠、高安全的通信解决方案,覆盖从设备层到主站的数据传输、控制指令下发及系统协同,是光伏二次系统的核心支撑技术。通过自主研发的通信协议、硬件设备及软件平台,晶讯通助力客户实现电站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与智能化升级。
一、业务定位与核心价值
定位:光伏二次通信系统(监控、保护、控制)的全栈服务商,涵盖通信硬件、协议适配、数据平台及安全防护。
价值:助力电站并网、降低运维成本、增强电网兼容。
二、核心产品与技术
1. 通信硬件设备
智能通信网关:
多协议兼容:支持Modbus、IEC-104、DLT645等协议,适配主流逆变器、电表等设备
边缘计算能力:内置数据处理模块,实现本地告警过滤、数据压缩(带宽占用降低50%)
无线通信终端:
4G/5G/NB-IoT:适用于分布式光伏、户用屋顶等无光纤场景;
LoRa自组网:覆盖半径3-5公里,低功耗、低成本
2. 通信协议与标准
电网级协议:
支持IEC 60870-5-104、IEC-101,无缝对接电网调度系统;
满足国标GB/T 36572《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》。
物联网协议:
MQTT/CoAP轻量化传输,适配云平台及第三方能源管理系统(EMS)。
3. 安全通信体系
加密传输:采用SM2/SM4国密算法,保障数据防窃取、防篡改;
网络隔离:硬件级防火墙划分安全区(生产控制区/管理信息区),抵御网络攻击;
等保合规:通过等保三级认证,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。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1. 大型地面电站通信组网
需求:解决设备分散、光纤部署成本高的问题。
方案:
环网光纤+无线冗余备份,通信可靠性达99.99%;
通信网关集成协议转换功能,统一接入逆变器、气象站、箱变等设备。
价值:降低通信网络建设成本30%,支持毫秒级AGC/AVC控制指令下发。
2. 分布式光伏电站通信组网
需求:多屋顶电站数据集中管理。
方案:
LoRa无线组网+4G回传,实现低成本、广覆盖;
边缘网关本地存储数据,断网续传保障数据完整性。
价值:运维人员可通过单一平台管理上千个分布式站点。
3. 光储微网协同控制
需求:实现光伏、储能、负荷的实时协同。
方案:
CAN总线+工业以太网混合组网,保障储能BMS与逆变器低时延通信(<10ms);
通信系统支持“离网/并网”模式无缝切换。
价值:微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.9%,黑启动时间缩短至2秒内。
四、技术优势与竞争力
全协议兼容:
适配华为、阳光电源、SMA等200+品牌设备,消除生态壁垒。
高实时性:
控制类指令传输时延<50ms,满足调频、一次调压需求。
开放生态:
提供标准化API,支持与第三方平台(SCADA、电力交易系统)快速集成。
晶讯通二次通信业务通过“连接+智能+安全”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,为光伏系统构建高效、可靠的“数字神经”,助力客户在能源数字化浪潮中抢占先机。
(如需定制化通信方案或技术白皮书,请联系晶讯通技术团队。)
